近日,公司山东省新型光电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博士研究生张冉冉、刘静和硕士研究生刘新星同学分别以第一作者在光子、光学类国际Top期刊Nanophotonics(中科院分区一区)和美国光学学会(OSA)旗下Top期刊Optics Letters(中科院分区二区)上发表科研成果:
(1) Measuring circular phase-dichroism of chiral metasurface. Nanophotonics, 2019, 8(5): 909-920.(第一作者:张冉冉;通讯作者:王霞教授)
通过电子束光刻技术制备了锯齿状平面手性超材料,首次通过自制的法布里-珀罗干涉微区测量系统,准确地测得了平面手性结构引入的相位突变,并首次报道了通过圆相位二色性来表征手性超材料的手性特征,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高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圆相位二色性在相位调制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如通过独立操控不同手性结构的相位变化,实现手性全息成像,极大地扩展了手性超材料的研究范围,为手性光子器件的制备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案。
研究工作合作单位为香港科技大学,同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基金的资助
![](/__local/8/47/92/DEA435FD552CFCF5533E8F4FA88_BBEFBE14_118C1.png?e=.png)
(2) Characterization of free-standing 1D photonic crystals using an effective medium approach, Optics Letters, 2019, 44 (19): 4853-4856. (第一作者:刘静;通讯作者:王霞教授)
基于全息光刻技术,首次成功制备了无基底自支撑的层状光子结构,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带隙特征。提出了有效介质理论,针对光子结构在通带内的反射相位信息获得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研究成果进一步揭示了光子结构带隙谱所蕴含的物理意义,为开发基于相位调控功能的微纳光子器件提供了思路。另外,无基底光子结构的成功制备也为研究光子结构的光传输互易特性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
研究工作合作单位为香港科技大学,同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基金的资助。
![](/__local/5/63/45/EBF1023062818EC70143D33BB62_2FA185B5_1E595.png?e=.png)
(3) PbS nanoparticles saturable absorber for ultrafast pulse generation in 2 µm fiber laser, Optics Letters, 2020, 45(1):161-164. (第一作者:刘新星;通讯作者:张帅一副教授)
报道了具备高度集成特性的 PbS纳米颗粒在2微米波段的线性和非线性光学特性,并实现了基于PbS纳米颗粒可饱和吸收体的2微米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运转。结果证明这种新的高集成度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宽带的调制范围,在中红外波段具备优异的非线性调制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探索中红外光学非线性效应和发展新型的中红外光电子器件,并有利于实现中红外波段光纤超快激光系统的高度集成化。
研究工作合作单位有上海交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同时得到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__local/9/3F/7A/B86FC03E027D40EA4FC1A654FB5_D4921447_14BF1.jpg?e=.jpg)
公司山东省新型光电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获批于2015年5月,致力于打造物理学和材料学相结合的省级特色学科高水平研究平台,目前主要招收数学物理方向研究生。近几年随着多名青年骨干教师的加入,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先后承担了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和10余项省部级项目。实验室以提升研究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培养目标,积极加强与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合作交流,聘请香港科技大学Tam教授作为访问教授,定期到校进行指导,近年来先后有多名研究生被送到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整体科研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多名研究生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省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毕业生的就业和考博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